壮游殊未已,憔悴苦吟人
枯杨空半腹,高塔露全身。
顿老秋前草,时飞雨后尘。
壮游殊未已,憔悴苦吟人。
长安犹未到,南北早途分。
行色仓皇走,车声历落闻。
近村多古木,沿路半荒坟。
雁字书空未,飘飘意不群。
荒凉沙漠地,难入画中诗。
野店泥为屋,新茔树作篱。
天低云作态,山瘦石争奇。
解闷狂题句,车中得意时。
欲揽皇都胜,缁尘渐浣衣。
途长惟马健,地广觉村稀。
边境风霜冷,胡天苜蓿肥。
四千悲客路,才出已思归。
京城遥望见,暮色渐苍茫。
树老风声劲,沙多日色黄。
客愁增异地,旅况入诗囊。
一样关河景,此乡殊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至通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旅途艰辛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联“路出通州道,途中景色真”,开篇点明行程,强调沿途风光的真实与独特。接着,“枯杨空半腹,高塔露全身”两句,以枯杨与高塔作为对比,前者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后者则展现出坚韧与挺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
“顿老秋前草,时飞雨后尘”描绘了秋季草木凋零、雨后尘土飞扬的景象,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寂寞。“壮游殊未已,憔悴苦吟人”表达了诗人虽历经艰辛,但壮志未减,即使身心疲惫仍坚持创作的心境。
接下来,“长安犹未到,南北早途分”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目的地的向往与对旅程即将结束的感慨。“行色仓皇走,车声历落闻”描绘了行进中的匆忙与喧嚣,而“近村多古木,沿路半荒坟”则展示了乡村的古老与荒凉,增添了旅途的沧桑感。
“雁字书空未,飘飘意不群”以大雁南飞的景象,象征着诗人的思绪与情感的飘逸与独立。“荒凉沙漠地,难入画中诗”表达了对广阔无垠、荒凉之地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野店泥为屋,新茔树作篱”描绘了简陋的乡村景象,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对生命消逝的哀叹。“天低云作态,山瘦石争奇”通过云彩与山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奇特。
“解闷狂题句,车中得意时”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愉悦与自我安慰。“欲揽皇都胜,缁尘渐浣衣”则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的向往与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最后,“途长惟马健,地广觉村稀”反映了诗人对长途跋涉的坚韧与对广阔天地的感慨。“边境风霜冷,胡天苜蓿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环境特征,既有寒冷的风霜,也有肥沃的土地。“四千悲客路,才出已思归”表达了对漫长旅途的疲惫与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