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能便自小持,松龛寂寂到人稀
出处:《头陀庵聪道者房》
元末明初 · 张羽
苦行能便自小持,松龛寂寂到人稀。
斋厨日晏孤烟起,童子新将施米归。
斋厨日晏孤烟起,童子新将施米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聪道者的头陀庵中静谧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修行者苦行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
首句“苦行能便自小持”,点明了修行者通过艰苦的修行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律。这不仅是对身体的磨砺,更是对心灵的锤炼,体现了修行者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接着,“松龛寂寂到人稀”一句,以松龛的寂静和来访者稀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松龛,象征着修行之地的清幽与神秘,而人稀则暗示了这里远离世俗纷扰,是心灵得以净化的净土。
“斋厨日晏孤烟起”描绘了庵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日晏,意为时间已晚,表明修行者的生活作息规律,不为外界所动。孤烟起,则是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既表现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也寓意着修行者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温暖与满足。
最后一句“童子新将施米归”,通过一个小童子刚从施舍处归来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庵内的和谐与慈悲。这不仅体现了修行者对外界给予的善意的接受与感激,也彰显了他们心怀众生、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头陀庵中修行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超然物外、心系众生的精神风貌,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