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香火三生愿,因缘再世游全文

香火三生愿,因缘再世游

出处:《送信讲师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达士脱名检,高人落林丘。
体性未应殊,作用终不侔。
讲师得三昧,宗学贯九流。
曾对树说法,解使石点头。
劫火焚地水,慈云护松楸。
报恩心种种,阅古事悠悠。
香火三生愿,因缘再世游
文辞重柳请,衣服许韩留。
殷勤翻短褐,博雅愧前修。

拼音版原文

guòshìtuōmíngjiǎngāorénluòlínqiū

xìngwèiyìngshūzuòyòngmóu

jiǎngshīsānmèizōngxuéguànjiǔliú

céngduìshùshuōjiě使shǐshídiǎntóu

jiéhuǒfénshuǐyúnrèngōngqiū

bàoēnxīnzhǒngzhǒngyuèshìyōuyōu

xiānghuǒsānshēngyīnyuánzàishìyóu

wénzhòngliǔqǐngliú

dāofānduǎnqiánxiū

注释

达士:高尚的人。
脱名检:不求名利。
体性:本质。
作用:行为和成就。
侔:相同。
讲师:学者。
三昧:领悟。
九流:各种流派。
树:佛法。
石点头:佛法深奥。
劫火:灾难。
慈云:慈悲的云。
松楸:松柏。
报恩:报答恩情。
悠悠:漫长。
香火:信仰的延续。
再世游:轮回。
文辞:文字。
柳请:清新。
韩留:韩风。
短褐:简朴的书。
博雅:广博。
前修:前代贤者。

翻译

高尚的人隐居山林,不求名利。
他们的本质并无差异,但行为和成就却各不相同。
学者深入领悟,学术广博,融汇各种流派。
他曾对着树木传授佛法,令石头也为之点头。
经历过劫难的火与水,慈悲的云朵守护着松柏。
报答恩情的心意多种多样,历史长河中往事如烟。
三生之愿是香火不断,因缘际会再次轮回。
文字如同柳树般清新,衣着风格效仿韩风。
勤勉研读简朴的书籍,深感自己才疏学浅,难以超越前贤。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信讲师》,通过对讲师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首联“达士脱名检,高人落林丘”赞美讲师淡泊名利,如隐士般遁迹山林。接着,“体性未应殊,作用终不侔”强调讲师虽身处山野,但内在修养与世俗之人不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讲师得三昧,宗学贯九流”进一步赞扬讲师深得学术真谛,通晓各类学问。后两句“曾对树说法,解使石点头”,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讲师教导众生的智慧,连树木石头都能领悟其言。

“劫火焚地水,慈云护松楸”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讲师的慈悲与坚韧,即使面临世间变迁,仍守护着松柏和坟墓,寓意其对生死的超然态度。接下来,“报恩心种种,阅古事悠悠”表达了讲师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众生报恩的深深愿望。

尾联“文辞重柳请,衣服许韩留”是对讲师学问之深和人格魅力的肯定,暗示他的教诲如同柳絮般深入人心,衣物也承载着弟子们的敬仰。最后,“殷勤翻短褐,博雅愧前修”则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在学问上尚需向讲师学习,对前贤充满敬意。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赞美讲师的德行与智慧,又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师道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