痂嗜有几人,谁为不我弃
下帏扃小楼,旋折南宫桂。
吾父既治经,毕生好自励。
养素乐田园,田园最深邃。
愧余幼多病,长习雕虫萟。
卅载嗜烟云,一生丘壑契。
烽火忽西来,举家潜北避。
曩筑不系舟,今真一舫寄。
五载赁人庐,六迁容膝地。
人多粟易罄,情殷终酿弊。
行将卖青山,耕砚源源暨。
痂嗜有几人,谁为不我弃。
鉴赏
这首诗《卖画自述》由清代诗人陈式金所作,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其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祖本寒儒”,点明家族背景,从寒门出身的儒学家庭出发,暗示了诗人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接着“曾抱凌云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远大理想和抱负,预示着他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下帏扃小楼,旋折南宫桂”描绘了诗人专心于学问,如同在小楼中闭门读书,最终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就,象征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辛勤耕耘和收获。
“吾父既治经,毕生好自励”承上启下,强调了父亲对其学业的重视和鼓励,以及诗人自己对学习的持续努力,体现了家族对教育的传承和重视。
“养素乐田园,田园最深邃”则转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繁忙学业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愧余幼多病,长习雕虫萟”承认了自己年少时身体的虚弱,但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雕虫萟”比喻文学技艺),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
“卅载嗜烟云,一生丘壑契”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和对山水画的深厚情感,表明了他将自然之美融入艺术创作中的追求。
“烽火忽西来,举家潜北避”描绘了战乱时期,诗人及其家人为了躲避战祸而迁移的情景,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的动荡不安。
“曩筑不系舟,今真一舫寄”以“不系舟”和“一舫”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由和安定生活的渴望。
“五载赁人庐,六迁容膝地”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长期居无定所,四处迁徙的生活状况,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艰辛。
“人多粟易罄,情殷终酿弊”揭示了诗人生活贫困,粮食短缺的现实,同时表达了他对人情冷暖的深切感受,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人情味的坚持。
“行将卖青山,耕砚源源暨”表明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考虑变卖自己的藏品(“青山”可能指画作或珍藏),以求生存,同时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无奈妥协。
“痂嗜有几人,谁为不我弃”最后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艺术追求的人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被误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生活、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