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天庭承雨露,书来须及晚秋凉
出处:《送王丞》
宋 · 陈宓
二王声价重清漳,久合翱翔画省郎。
再转哦松人谓屈,一同制锦我师长。
纤毫不扰民怀德,三载宽征惠及商。
此去天庭承雨露,书来须及晚秋凉。
再转哦松人谓屈,一同制锦我师长。
纤毫不扰民怀德,三载宽征惠及商。
此去天庭承雨露,书来须及晚秋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漳:地名,代指清正廉洁的名声。翱翔画省郎:在朝廷中飞黄腾达的官员。
哦松:比喻有才华的人。
制锦:比喻治理有方,如织锦般精细。
民怀德:百姓感念他的仁德。
宽征:减免税收。
商:泛指商人,代表社会经济。
天庭:古代对皇帝或上天的尊称。
书来须及晚秋凉:期待收到书信时已是秋末凉爽之时。
翻译
两位王者在清漳之地声名显赫,长久以来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再次晋升,人们称赞他像哦松一样才华出众,如同我的导师和榜样。
他的治理不扰民,深受百姓爱戴,三年间宽免税收,惠及商人。
他即将前往天庭接受恩泽,希望你的来信能在秋末凉爽时到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为送别友人王丞而作,通过对王丞的才华与政绩的赞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首句“二王声价重清漳”以“二王”暗指王丞的声望如同古代贤王在清漳河畔一样高洁,暗示其品行出众。次句“久合翱翔画省郎”赞美他在朝廷中如雄鹰般展翅飞翔,担任要职。
第三句“再转哦松人谓屈”,“哦松”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此处意指王丞的才情连吟咏松树的人都会感到自愧不如,显示出他的文学造诣。第四句“一同制锦我师长”,将他比作织锦高手,表示他在政务上也有卓越的才能,是自己的榜样。
第五、六句“纤毫不扰民怀德,三载宽征惠及商”高度评价王丞为官清廉,不扰百姓,且推行宽缓的政策,有利于商业发展,体现了他的仁政爱民之心。最后一句“此去天庭承雨露,书来须及晚秋凉”,祝愿王丞在京城能继续受到皇恩,同时提醒他书信往来时务必在秋凉时节,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寓言了对仕途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王丞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