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
出处:《天津纪乱十二首》
清 · 黄遵宪
都统开牙治,威仪比汉官。
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
锦绣千人散,琅珰大吏冠。
更留鞭血地,说付贼民看。
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
锦绣千人散,琅珰大吏冠。
更留鞭血地,说付贼民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天津纪乱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诗中描绘了都统开牙治的场景,展现了其威严的仪态,与汉官相媲美。"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两句,表达了在共和体制下,余怒仍然波及军队,暗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锦绣千人散",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士兵或民众如锦绣般分散的情景,可能象征着混乱和离散。"琅珰大吏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官们的显赫地位,与普通士兵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最后两句"更留鞭血地,说付贼民看",以"鞭血地"这一形象的描述,暗示了暴力和血腥的存在,同时也预示着这些事件将被后世的"贼民"(泛指百姓)所铭记和审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