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全文

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

南北朝 · 鲍照
沾霜袭冠带,驱驾越城闉。
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
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
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羁人。
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
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

拼音版原文

zhānshuāngguāndài

jiàyuèchéngyīn

běilínchūsāidào

nánwàngxiāngjīn

gāoyōng宿hán

píngzǒuqiūchén

jūnwèizuòtáng

nǎirén

xīnbēiděngzhì

gānchéngshēn

jiéyuánzhōngcǎo

qiáocuìbēichūn

注释

沾霜:被霜露沾湿。
袭冠带:浸湿了帽子和衣带。
驱驾:驾车前行。
越城闉:越过城墙与城门,闉指小城门。
北临:向北面靠近。
出塞道:出边塞的道路。
南望:向南面眺望。
入乡津:返回家乡的渡口。
高墉:高大的城墙。
宿寒雾:被寒雾笼罩。
平野:广阔的原野。
起秋尘:秋风吹起尘土。
君:您,指对方。
坐堂子:安坐于厅堂之人,比喻身份尊贵。
我乃:我却是。
负羁人:背负枷锁的旅行者,比喻身处困境或身份卑微。
欣悲:欢喜与悲伤。
岂等志:怎能有相同的心志或感受。
甘苦:甘甜与苦涩。
诚异身:确实因身份不同而体验各异。
结涕:落泪,哭泣。
园中草:园子里的草木,喻指自己身边之物。
憔悴:形容人消瘦,面色不好,这里指心情极度忧伤。
悲此春:因这个春天而感到悲伤。

翻译

霜露打湿了衣冠,驾车越过城墙与城门。
向北面对着出塞的路,向南眺望着归乡的渡口。
高墙笼罩在寒雾中,平原上秋风卷起尘土。
您是安坐堂上的公子,而我却是背负枷锁的旅人。
欢喜与悲伤怎能同感,甘甜与苦涩实则迥异。
在园中对着草木落泪,因这春天的景致而更加憔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边塞的萧瑟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个人的凄凉境遇和复杂的情感。

“沾霜袭冠带,驱驾越城闉。” 这两句设定了秋天的氛围,霜冻在头饰上形成了一层薄冰,诗人正准备启程,穿过城门的关卡。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刻画,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人生变迁。

“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转折,从北方的边塞眺望到南方家乡的渡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 高大的城墙上笼罩着冷冽的迷雾,而广阔的原野则被秋风扬起的尘土所覆盖。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边塞与内地的不同景象,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羁人。” 这两句诗人自比为负有枷锁之人,与友人相比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坐堂子”可能指的是安稳无忧的生活,而“我乃负羁人”则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无奈。

“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欣赏与同情,同时也感慨于各自的志向和遭遇不同,以及个体经历的甘苦与喜怒哀乐。

“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 最后两句则是对园中的荒废景象的描绘,“结涕”指的是因长时间无人打理而杂草丛生。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个人境遇的凄凉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悟,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