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
出处:《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巷深朋友稀来往,日晏儿童不扫除。
雪里正当梅腊尽,民饥可待麦秋无。
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
官冷无人供美酒,何时却得步兵厨。
雪里正当梅腊尽,民饥可待麦秋无。
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
官冷无人供美酒,何时却得步兵厨。
注释
巷深:指街道深入且偏僻。朋友稀:来访的朋友很少。
日晏:天色已晚。
儿童不扫除:孩子们没有打扫卫生。
梅腊尽:梅花盛开的冬季即将过去。
民饥:百姓饥饿。
麦秋:秋季麦子成熟。
无:没有。
寒生短棹:寒冷使人心生寒意,短棹泛指小船。
乘兴:乘着兴致。
疏棂:稀疏的窗户。
官冷:官署冷清。
无人供美酒:没有人提供美酒。
步兵厨:古代官府中的厨房,常有美酒供应。
翻译
巷子幽深少人往来,天色渐晚孩童不做清扫。冬雪中梅花已凋零,百姓期盼麦熟无饥馑。
寒冷中无人共乘舟赏景,只有我在窗边读书。
官署清冷无人送酒,何时才能重享如步兵厨般的佳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日景象。首句“巷深朋友稀来往”,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僻静和人迹罕至,反映出友朋交往的寥落。次句“日晏儿童不扫除”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简朴,连孩子们也无需忙碌打扫。
第三句“雪里正当梅腊尽”,点明时令,正值寒冬腊月,梅花凋零,暗示着冬季的严酷。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凄凉,而是期待着“民饥可待麦秋无”,希望丰收的秋季能缓解百姓的饥饿。
第五、六句“寒生短棹谁乘兴,光入疏棂我读书”,诗人独自一人,在寒冷中划着小船,借读书以消磨时光,流露出淡泊孤寂的心境。最后一句“官冷无人供美酒,何时却得步兵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冷清的感慨,希望能有如步兵厨那样的佳肴美酒,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黄庭坚的诗风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虽平淡叙述,却蕴含深意,体现了他的诗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