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凛摧奸剑拂霜,奈何不报疏三章
出处:《题梅山 其一》
宋 · 范仁仲
袖凛摧奸剑拂霜,奈何不报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汉诸王百沸汤。
便觅赤松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扬。
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汉诸王百沸汤。
便觅赤松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扬。
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
注释
袖凛:形容衣袖中的剑寒气逼人。摧奸剑:象征正义之剑,用于揭露邪恶。
疏三章:檄文或诗篇,指公开指责或宣告的文章。
南昌一尉:南昌的一位小官。
孤忠:独自保持忠诚。
西汉诸王:暗指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百沸汤:比喻朝廷纷争激烈,如同开水翻滚。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常与隐居生活联系。
青史:史书,指流传后世的历史记载。
九转丹: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象征长生不老药。
玉皇:道教中的天庭主宰,象征天帝。
翻译
衣袖中的利剑寒气逼人,如同霜雪,为何不借此剑揭露奸佞,写下三篇檄文以示警告。在南昌做一名孤独忠诚的小官时,面对朝廷纷争如同热水沸腾。
他决定寻找仙人赤松子一同隐居,不求青史留名。
想象中炼成九转金丹后,满腔愤慨向天帝倾诉内心的真实情感。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梅山(其一)》,作者是宋代的范仁仲。诗中以剑喻忠诚,表达主人公对奸佞的愤慨和不被重用的无奈。"袖凛摧奸剑拂霜"形象地描绘了他心中锐利的正义感,"奈何不报疏三章"则流露出他对未能施展抱负的叹息。诗人以南昌尉自比,暗示其坚守孤忠,而"西汉诸王百沸汤"则暗指朝廷纷争如沸水。他渴望超脱尘世,与赤松仙人为伴,"何求青史把名扬"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最后两句,"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通过想象炼丹成仙后仍怀愤懑,直抒胸臆,向天帝倾诉内心的不平。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