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池水倒窥疏影动,任渠羌管吹三弄。
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
花放羞同桃李场,香来偏恼诗人梦。
当年曾醉老师雄,翠羽双双疑作凤。
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
花放羞同桃李场,香来偏恼诗人梦。
当年曾醉老师雄,翠羽双双疑作凤。
翻译
池水映照稀疏的影子摇曳,任由羌笛吹奏出三段旋律。清澈的水面平静无痕,老树枝干交错坚韧耐寒。
花开时羞于与桃李争艳,香气却扰乱了诗人的梦境。
当年曾沉醉于老师的豪情,仿佛看见双对翠鸟疑似凤凰。
注释
池水:清澈的水面。疏影:稀疏的影子。
羌管:羌笛。
三弄:三段旋律。
碧波:清澈的水面。
清浅:平静无痕。
老干:老树枝干。
槎牙:交错。
花放:花开。
羞同:羞于。
桃李场:桃李盛开的地方。
诗人梦:诗人的梦境。
当年:过去。
老师雄:老师的豪情。
翠羽:翠鸟的羽毛。
疑作凤:疑似凤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开篇两句“池水倒窥疏影动,任渠羌管吹三弄”写出了池塘中倒映的树影随微风摇曳,配以悠扬的笛声,营造了一种恬淡自若的情境。
接着,“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水面清澈、冰冻时节树木依然坚韧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中间两句“花放羞同桃李场,香来偏恼诗人梦”则是说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与桃李争妍,但这种美好却让诗人感到烦恼,因为它们可能打扰了诗人的梦境。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界中其他植物的嫉妒,它们的香气影响了诗人追求高洁艺术的梦想。
最后两句“当年曾醉老师雄,翠羽双双疑作凤”表达了诗人回忆过去与师友畅饮之乐,以及对翠羽鸟儿飞翔时姿态的赞叹,它们仿佛在空中翱翔,宛如神话中的凤凰。
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崇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个人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