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出处:《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
明 · 湛若水
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
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
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
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
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
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
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
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诗中描绘了两位学子方金和两生远行求学的艰辛与对重逢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学子背着书箱,踏上遥远求学之路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接着,“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归途的艰难,表达了学子们在外求学的不易与对回家的期盼。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表达了诗人对于缩短时空距离,让思念之人能够瞬间相聚的美好愿望。“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连结超越了物理空间的距离,即使相隔万里,心灵的相遇如同梦境般真实。
后半部分“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则是诗人对于情感连接的深刻思考,认为只要有心灵的相通,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如同近在咫尺。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视,以及对于超越物质距离的精神追求。
最后,“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跨越一切障碍,实现心灵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远方学子的深切关怀和对重逢的期待,更蕴含了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越物质距离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