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骨鲠有如此,英灵或在兹全文

骨鲠有如此,英灵或在兹

出处:《谒贾傅庙
元末明初 · 陈秀民
昔读《治安策》,今谒太傅祠。
骨鲠有如此,英灵或在兹
吊原宁无感,赋鵩终有疑。
直士多放斥,佞人每高驰。
汉文称令主,逆耳犹见遗。
如逢昏与暴,杀人固其宜。
湘江有流藻,可以荐明粢。
褰帟拜遗像,流涕满裳衣。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秀民所作的《谒贾傅庙》。诗中以追忆贾谊(贾傅)的骨鲠之气和英灵之魂为线索,表达了对贾谊的敬仰之情。

首句“昔读《治安策》,今谒太傅祠”点明了诗人曾经阅读过贾谊的《治安策》,并在今日前往拜谒贾谊的祠庙。接着,“骨鲠有如此,英灵或在兹”赞美了贾谊的正直刚毅,以及他的精神可能仍然存在于祠庙之中。诗人通过“吊原宁无感,赋鵩终有疑”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疑惑,即面对贾谊的墓地,自己是否能不被触动,而赋鵩(一种象征死亡的鸟)的传说也引发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

“直士多放斥,佞人每高驰”描绘了历史上正直之士往往遭受贬谪,而奸佞小人却常常得志的情形,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接下来,“汉文称令主,逆耳犹见遗”提到汉文帝虽为明君,但仍然未能完全采纳贾谊的谏言,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之言的不易被接受。

“如逢昏与暴,杀人固其宜”则表达了在昏庸暴虐的统治下,有时杀人可能是合理的观点,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最后,“湘江有流藻,可以荐明粢”引用湘江的流水和祭祀用的明粢(祭祀时供奉的食品),象征着对贾谊的纪念与怀念。诗人“褰帟拜遗像,流涕满裳衣”亲自前往祠庙,恭敬地拜祭贾谊的遗像,并泪湿衣裳,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深切哀思与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生平事迹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正直人格的崇尚,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