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出处:《送何都官通判虔州》
宋 · 梅尧臣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纻歌脩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纻歌脩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楚越:古代中国南方两个地区。封圻:边界。
帆樯:船上的帆和桅杆。
频:频繁。
洲橘:江洲上的橘子。
岭梅:岭南地区的梅花。
春:春季。
白纻:古代的一种白色丝织品,用于制作衣服。
脩颈:修长的脖子,这里指歌声悠扬。
馈:赠送。
紫鳞:紫色的鱼,可能指某种珍贵鱼类。
同勤:共同勤奋。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龚遂:西汉时期以政绩卓著的官员。
名臣:有名望的官员。
翻译
楚地与越地边界相连,船只频繁往来商路上橘子熟透,书信传递至岭南梅花盛开时节
穿着白纻的歌者高唱,献上金色托盘中的紫色鱼
大家共同勤奋于太守的职责,如同古代贤臣龚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何都官通判虔州》。诗中描绘了楚越两地之间的繁忙景象,船只频繁往来,象征着商业的繁荣。"洲橘熟"和"岭梅春"则寓言了物产丰饶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体现了地方官任职区域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以"白纻歌修颈"赞美何都官的风度翩翩,"金盘馈紫鳞"则表达了对他的厚礼相待,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通过提及汉代贤臣龚遂的典故,表达了对何都官能效仿龚遂勤勉为政、成为名臣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既有对友人赴任的祝愿,也寓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期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