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出处:《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唐 ·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暖:温暖的阳光。泥融:冰雪融化后的湿润土壤。
雪半销:冰雪消融了一半。
行人:行走的人。
芳草:青草。
马声骄:马蹄声欢快。
九华山路:九华山的道路。
云遮寺:云雾遮住了寺庙。
清弋江村:清弋江边的村庄。
柳拂桥:柳树轻拂过桥面。
君意:你的志向。
如鸿:像鸿雁一样。
的的:鲜明的样子。
我心:我的心。
悬旆:悬挂的旗帜。
摇摇:摇摆不定。
同来:一同来此。
不得:不能。
同归去:一同回去。
故国:故乡。
逢春:遇到春天。
一寂寥:一片孤寂。
翻译
阳光温暖泥土融化,冰雪消融一半,行人在青草地上策马而过,马蹄声显得欢快。九华山路上云雾缭绕,寺庙被遮掩,清弋江边的村庄,柳树轻拂过小桥。
你的志向像鸿雁高飞,清晰可见,我的心却像悬挂的旗帜摇摆不定。
一同前来却不能一同回去,回到故乡春天,只感到孤寂落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自己漂泊无定的哀愁。开篇两句“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写出了初春时节,阳光温煦,积雪开始融化,大地回暖,行人踩在刚长出嫩绿的草地上,马蹄踏过发出自豪的响声。这些细节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场景。
接着,“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通过对远处山路和近在咫尺的江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幽静又美丽的环境。九华山路上的云雾缭绕,使得寺庙若隐若现,而清弋江边的柳树轻拂着桥梁,营造出一片宁静雅致。
然而,从“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这两句开始,诗人情感由外转内,由景物描写转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我心境的表达。这里的“君意”指的是友人的志趣或是离别时的心意,而“我心”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摇摆。
最后,“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两句,则是对共同经历的回忆与现实无常的感慨。诗人表达了无法与友人共享相同命运的遗憾,以及面对着故土春色的孤独和凄凉。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揭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