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作龙飞,一一鳞甲弃
出处:《冒雨同竹坡遍探摄山诸胜》
清 · 张海珊
山虚灭众闻,一磬戛空翠。
数转般若台,知是散花地。
老松作龙飞,一一鳞甲弃。
遗形犹攫拿,商猋落清吹。
无著野云姿,不尽溪水意。
活脱此心妙,以受烟霞媚。
数转般若台,知是散花地。
老松作龙飞,一一鳞甲弃。
遗形犹攫拿,商猋落清吹。
无著野云姿,不尽溪水意。
活脱此心妙,以受烟霞媚。
鉴赏
这首清代张海珊的诗《冒雨同竹坡遍探摄山诸胜(其三)》描绘了山中禅境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首句“山虚灭众闻”写出了山中的静谧,连众声皆寂,只有磬音回荡。接着,“一磬戛空翠”以磬声穿透山色,增添了空灵之感。诗人行至“般若台”,感受到智慧与宁静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佛家的“散花地”。
接下来的诗句“老松作龙飞,一一鳞甲弃”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老松比作腾跃的龙,形象地展现了松树在风雨中的姿态,而“遗形犹攫拿,商猋落清吹”则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中的动态景象,如同猛兽般的风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无著野云姿,不尽溪水意”,表达了诗人对山间云雾和溪流的深深留恋,以及对自然流动韵致的欣赏。最后,“活脱此心妙,以受烟霞媚”点明诗人通过这次游历,心境得到了净化,心灵得以解脱,享受着山川烟霞的美妙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意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内心的超然,体现了清人张海珊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