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自应惭远志,落英犹足制颓龄
出处:《岁晚试笔一首》
宋 · 刘克庄
忆与诸贤共造廷,暮年屈指略凋零。
颜郎衫色有时紫,潘令鬓毛无日青。
小草自应惭远志,落英犹足制颓龄。
左丞岂识吾诗者,举向村姑倚树听。
颜郎衫色有时紫,潘令鬓毛无日青。
小草自应惭远志,落英犹足制颓龄。
左丞岂识吾诗者,举向村姑倚树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忆:回忆。诸贤:众多贤才。
廷:朝廷。
暮年:晚年。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略:大致。
凋零:凋谢、减少。
颜郎:颜回,此处借指颜姓之人。
衫色:衣衫颜色。
紫:紫色。
潘令:潘岳,古代美男子,这里泛指有才华的男子。
鬓毛:两鬓的头发。
无日青:不再有青春时的青翠。
小草:自比为小草。
惭:感到惭愧。
远志:一种植物,象征高远的志向。
落英:落花。
颓龄:衰老的年龄。
左丞:官职名,左丞相。
岂:难道。
识:理解。
吾诗者:我的诗作。
举向:举起给……看。
村姑:乡村女子。
倚树听:倚靠在树旁聆听。
翻译
回忆起当年和众多贤才共聚朝廷的日子,如今岁月已老,朋友们大多离世。颜郎的衣衫颜色有时会变为紫色,潘令的黑发却不再有青春的青翠。
我这小草般微不足道的人,怎敢与远志相比,但落花仍能延缓衰老的过程。
左丞大人恐怕并不理解我的诗作,只有村姑倚着树篱倾听。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自我反省的诗作,语气低沉而含蓄。开篇“忆与诸贤共造廷”两句,通过对往昔时光与同僚共事的回忆,描绘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情景。“暮年屈指略凋零”则是诗人在暮年时对自己生命如同凋零的叶子所作的比喻,表达了对光阴荏苒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深切感受。
“颜郎衫色有时紫,潘令鬓毛无日青”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颜回和潘岳的引用,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颜回以孝行著称,而潘岳则是才子,其衫色有时紫、鬓毛无日青,都是用来形容他们的英年早逝,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小草自应惭远志,落英犹足制颓龄”表达了诗人面对自身才华未逞、壮志未酬时的自责和遗憾。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草,也能自然而然地成长,而自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最后两句“左丞岂识吾诗者,举向村姑倚树听”则展现了诗人对传世作品的期望。即使是普通的村姑,也能在树下倾听诗人的作品,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超越时间的限制,达到与后人的沟通。
总体而言,此诗是一首充满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对个人生命和才华有限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