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瓢笠于徐策杖扶,潇然堪作雁山图全文

瓢笠于徐策杖扶,潇然堪作雁山图

出处:《送僧游雁荡
明 · 沈守正
瓢笠于徐策杖扶,潇然堪作雁山图
七十七峰□绝处,难说西来一字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历雁荡山的情景,以山水之美衬托出僧人的超凡脱俗之感。首句“瓢笠于徐策杖扶”生动地刻画了僧人出游时的悠闲与自在,仿佛他背负着瓢笠,手持拐杖,缓缓前行,与自然和谐共融。次句“潇然堪作雁山图”则进一步渲染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那如画般的山川,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后两句“七十七峰□绝处,难说西来一字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雁荡山的山峰数量夸张为七十七座,强调其雄伟壮观。同时,“绝处”二字不仅指出了山峰之高峻险要,也暗示了僧人旅程的艰难与挑战。最后一句“难说西来一字无”则表达了对僧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难以言表的感慨,或许是因为山中景色太过壮丽,或是因为内心体验太过深刻,使得言语难以完全传达出那份震撼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雁荡山的自然美景与僧人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