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出处:《骚词 其一》
宋 · 释善珍
获印兮汾阳,结茆兮湘之岗。
湘之岳兮帝宫谒帝,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惊一世。
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
白璧苍蝇兮何污,噤不敢陈兮君怒。
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
策空鸣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庐兮风翛翛。
湘之岳兮帝宫谒帝,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惊一世。
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
白璧苍蝇兮何污,噤不敢陈兮君怒。
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
策空鸣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庐兮风翛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的《骚词》其一,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段寓言般的旅程。首句“获印兮汾阳,结茆兮湘之岗”暗示了主人公在汾阳之地获得某种象征权力的印记,随后在湘江边构筑茅屋,寓意着寻求精神归宿。接下来,诗人通过“湘之岳兮帝宫谒帝”表达对真理或至高理念的追求,即使面临危险,也不畏惧。
“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象征着主人公不畏强权,敢于对抗邪恶。诗人强调自己的行为出于内心意愿,“一笑兮足惊一世”,表明他的行动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力。然而,他却遭到误解,“人不知兮谓余立异”,但他坚信自己的立场高于世俗的理解。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暗指探索古老的智慧,寓言中的壶中天地,象征着超脱现实的智慧境界。诗人不满于世间的污浊,但又因畏惧君主的愤怒而保持沉默。“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表达了他对郴州(可能指隐居之地)的向往,那里似乎能带来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最后,诗人以“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表达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以及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他选择离开,留下空洞的马策,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对生死的深刻洞察。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象征,体现了释善珍作为僧人的独特视角和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