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转尽得兰若,飞鸟不到云雨垂
出处:《同郑禹功登巾子山》
宋 · 曾几
天台雁荡天下奇,岂不欲往官缚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痴。
今晨排遣簿书了,往赴郑老同幽期。
羊肠转尽得兰若,飞鸟不到云雨垂。
青铜镜外翠屏绕,中有万屋鱼鳞差。
古来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览俱无遗。
蓬莱方丈果何许,云驾飙驭知为谁。
赤城风月幸好戏,驱取鸾凤相追随。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痴。
今晨排遣簿书了,往赴郑老同幽期。
羊肠转尽得兰若,飞鸟不到云雨垂。
青铜镜外翠屏绕,中有万屋鱼鳞差。
古来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览俱无遗。
蓬莱方丈果何许,云驾飙驭知为谁。
赤城风月幸好戏,驱取鸾凤相追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雁荡:浙江名胜,以奇峰怪石著名。官缚:官事的束缚,指公务缠身。
巾山:山名,在浙江临海。
痴:此处指未能尽享美景的遗憾。
簿书:公文、文书。
兰若:寺庙。
青铜镜:形容湖面如镜。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飙驭:疾风驾驭,形容快速移动。
翻译
天台雁荡景色奇绝,难道不想前往却被官事束缚。巾山近在郡城南边,我从未真正欣赏过,真是遗憾。
今天早晨终于摆脱文书,去和郑老共度幽静时光。
蜿蜒小路尽头有寺庙,连飞鸟都难至,云雾缭绕如仙境。
青铜镜般的湖面,翠绿山屏环绕,湖中房屋像鱼鳞般排列。
自古以来,美景与闲暇难以两全,这里却能尽收眼底。
蓬莱仙境和方丈岛究竟在哪里?乘云驾风又是为了谁。
赤城的风月美景,幸好可以尽情游玩,引来凤凰相伴。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曾几的《同郑禹功登巾子山》描绘了天台雁荡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郑老一同登临巾子山的雅兴。首句“天台雁荡天下奇”直接赞美了这些自然景观的奇特与非凡。诗人感叹未能早些游览,因公务所累而感到遗憾,“岂不欲往官缚之”表达了对束缚于俗务的无奈。
接着,诗人写到巾子山虽近在咫尺,但之前并未有机会好好欣赏,如今得以解脱簿书之劳,与朋友共游,心情愉悦。“羊肠转尽得兰若”形象地描绘了山路曲折,最终到达清幽的寺庙,环境宁静如仙境。“青铜镜外翠屏绕,中有万屋鱼鳞差”运用比喻,形容山间景色如镜中倒影,房屋排列有序,宛如鱼鳞。
诗人感慨古今难两全,但在巾子山得以一饱眼福,美景尽收眼底。“蓬莱方丈果何许”暗指传说中的仙岛,暗示眼前景色仿佛仙界。“云驾飙驭知为谁”表达出对自由自在、逍遥山水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赤城风月幸好戏,驱取鸾凤相追随”收尾,意为自己有幸在此欣赏美景,仿佛能引来仙鹤凤凰般的祥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