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出处:《寄题浔阳周氏濂溪草堂》
宋 · 贺铸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被褐有馀乐,问缣无隐情。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惭卿。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被褐有馀乐,问缣无隐情。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惭卿。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濯:洗涤。公缨:官员的帽带。
苦节:刻苦的节操。
溪名:溪流的名声。
长啸:大声呼啸以抒发情感。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人。
三径:古代隐士门前的小路。
一经:一部经典书籍。
双珠:比喻珍贵的事物。
桂林:比喻人才出众。
文范裔:文人世家的后代。
带砺:誓言如带砺般坚定。
寝丘:古代地名,比喻地位不高。
勒诗:刻诗。
高岸石:高处的石头。
翻译
濂溪之水清澈无比,却不足以洗净官帽上的缨络。他一生坚守刻苦的节操,才使得这条溪流有了这样的名声。
他在溪边长啸传扬道义,孤云飘荡,心中思乡之情更轻盈。
溪边有他的简陋居所,溪下则是百亩农田。
他清晨取水洗脸,傍晚砍柴煮饭,生活简单而自给自足。
他期待能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只愿听到弦歌之声。
他为客人开辟了三条小径,传承家学,研读经书。
如同双珠交相辉映,合璧的价值超过整个城池。
虽然身着粗布衣,但他内心满足,问心无愧。
这溪流如同桂林的两棵秀美之树,让凡夫俗子也能感到荣耀。
从前仰慕父子名士,如今推崇你们兄弟的难能可贵。
你们并非文人世家出身,不必因此觉得我自惭形秽。
如同接受带砺之誓,切勿因权势而动摇。
我的地位实与寝丘相似,怎可能与你们并列。
我把这首诗刻在高岸石头上,留给后世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寄赠浔阳周氏濂溪草堂的作品,通过对濂溪清澈水质的描绘,赞美了主人坚守苦节的品格,从而赋予溪流以高尚的名声。诗人表达了对主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主人学问和德行的敬仰。他希望客人来访时能欣赏弦歌,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同时提醒周氏家族要保持谦逊,不因权势而忘本。诗中还提及了周氏家族的优秀传统,如同桂林之竹般清雅,期望他们的美德能为世人所认可。最后,诗人以刻诗于高岸石上的方式,向后世传达这份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