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全文

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

宋 · 晁公溯
耳悦齐王竽,莫听蒉桴声。
口甘秦人炙,莫采首阳苓。
沈酣自壮岁,昏塞况暮龄。
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
何须著胸中,云梦一芥蒂。
要当空所有,为彼亦过计。
惟思半岭云,野老肯分似。

注释

耳悦:使人心情愉快。
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蒉桴:用草编的鼓。
秦人炙:秦地的烤肉。
首阳苓:首阳山的苦苓,象征隐士生活。
穆生:汉代人,以其预见能力著名。
云梦:古代湖泊名,比喻心中的烦忧。
芥蒂:小的烦恼或隔阂。
半岭云:象征超脱尘世的宁静。

翻译

以齐王的音乐使我心欢,却不愿听那蒉桴的嘈杂声。
秦人的烤肉让我嘴馋,但我不愿采摘首阳山的苦苓。
年轻时沉醉于酒,如今老年更是昏聩迷茫。
谁能真正理解这道理,像穆生那样预知未来呢?
何必把烦恼记在心中,如同云梦泽的一粒芥蒂。
应当看淡一切,不必为他人之事过度忧虑。
只愿能拥有半山腰的云彩,哪怕野老也愿意分享这份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耳悦齐王竽”和“口甘秦人炙”两个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世俗繁华与享受的认同,但同时也意识到“莫听蒉桴声”和“莫采首阳苓”的道理,即不应过于沉溺于表面的享乐,而忽视了内心的清净和节操。诗人感慨自己从年轻时就沉迷其中,到了晚年更加昏塞,但他希望能像穆生那样有自知之明,不执着于物欲。

“谁能悟此理,知几如穆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保持清醒的认识的渴望。他进一步强调,不需要将这些道理深藏心中,而是要将其看作云烟过眼,不必过分计较。最后,诗人以“惟思半岭云,野老肯分似”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如同山野老者一般,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