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其中法线转辘轳,关键体天行不息全文

其中法线转辘轳,关键体天行不息

出处:《咏斋头自鸣钟
清 · 郑用锡
鸿钧橐籥妙莫测,忽遇神工难秘匿;制器能符十二时,相传西土入中国。
非编非镈能自鸣,一龛错采纷雕饰。
其中法线转辘轳,关键体天行不息
针芒更分短与长,徐者为时疾者刻。
豁然一一发清响,计时按晷无差忒。
复有奇观阃阈开,一木横挂当胸臆。
秋韆甫罢奏钧天,噌?鞺?相搏击。
琪花更插双铜瓶,不惟有声亦有色。
霎时突下水晶帘,万籁无声一何默。
我闻在昔未央宫,或为山鸣倾崱屴;又闻丰山有九耳,霜降则鸣气所逼。
何如人巧夺天工,时止时鸣叶天则。
胜似铜壶滴漏精,准于缇室飞灰急。
春明我已罢趋朝,坐废朝兴日中昃。
敢将移置供萧斋,教与儿曹寸阴惜。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咏斋头自鸣钟》描绘了一种神奇的机械艺术——自鸣钟。诗中以“鸿钧橐籥”起笔,赞美钟的制造工艺之精妙,难以揣测其奥秘。自鸣钟能够准确报时,源自西方传入,非寻常编镈可比,其设计巧妙,装饰繁复,内部齿轮运转不停,针尖长短各异,报时精确无误。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钟的奇特之处,如秋千般的摆动声和铜瓶中的音乐,以及水晶帘落下时的静谧。他将自鸣钟的历史追溯到未央宫和丰山的自然现象,以此衬托人工巧夺天工。自鸣钟的精准胜过传统的铜壶滴漏,对时间的掌控如同日升日落般自然。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这精致的钟置于书斋,希望借此提醒孩子们珍惜光阴,体现了其不仅是实用的计时工具,更是教育寓意的载体。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赞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