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鄞江立法门,育王钟鼓振朝昏
出处:《育王塔》
宋 · 易士达
谁向鄞江立法门,育王钟鼓振朝昏。
阎浮八万四千塔,应合相推此塔尊。
阎浮八万四千塔,应合相推此塔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谁:指代创建者或某位高僧。鄞江:古代中国浙江鄞县附近的一条江。
立法门:设立佛法修行的道场。
育王钟鼓:育王寺的钟鼓,育王寺位于宁波。
振朝昏:早晚敲响,象征寺庙的日常活动和时间的流逝。
阎浮: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人间世界。
八万四千:极言数量众多,象征无尽。
塔:佛教建筑,通常用于存放佛舍利或经卷。
应合:理应、应当。
相推:互相推崇,表示尊敬。
此塔尊:这座塔最为尊贵。
翻译
是谁在鄞江边设立法门,育王寺的钟鼓声早晚回荡。阎浮世界八万四千座塔,都应该推崇这座育王塔为尊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育王塔》,作者是宋代诗人易士达。诗中描述了一位在鄞江设立法门的人物,其影响深远,育王钟鼓之声响彻早晚,象征着佛法的弘扬和教化之力。接下来,诗人提到阎浮世界(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人间)共有八万四千塔,但都认为育王塔地位崇高,应当受到众塔的推崇。整首诗通过育王塔这一具体物象,表达了对佛法传承和精神领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普度众生理念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