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全文

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唐 · 白居易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
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
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
虽贫眼下无妨乐,纵病心中不与愁。
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拼音版原文

huābiānchūnshuǐshuǐbiānlóuzuòjīngjīnshíqiū

wàngyuèqiáoqīngsānbiànhuàncǎiliánchuánhuíxiū

yuánlínbànchéngqiáolínsānfēnzuòbáitóu

míngméngsuízhúmièchénfánpiāozhúpíngliú

[shùhóngzhōngchéngdàoshūchénfánèrshíniánjiē

lóuzhōngjiǔzhōngbànhuòhuòsànzàiyān
]

suīpínyǎnxiàfángzòngbìngxīnzhōngchóu

xiàolíngguāng岿kuīránzàichūnláiyóuqiěyóu

注释

花边:湖水的边缘。
春水:春天的湖水。
水边楼:湖边的楼阁。
望月桥:观赏月亮的桥。
三遍换:倒塌三次并重建三次。
采莲船:采摘荷花的小船。
五回修:破损五次并修复五次。
园林:花园或公园。
乔木:高大的树木。
白头:白发,象征年老。
苏李:指代两位已故的朋友。
冥蒙:形容消失或模糊不清。
烛灭:比喻死亡。
陈樊:指代另外两位朋友。
漂泊:生活动荡不定。
逐萍流: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眼下:目前,当前。
无妨:不妨碍。
乐:快乐。
纵病:即使生病。
心中:内心。
不与愁:不让忧愁存在。
灵光:精神或智慧的光芒。
岿然:稳固不变的样子。
在:存在。
春来:春天来临。
游得:可以游玩。
且须游:应当去游玩。

翻译

春天的湖水环绕着岸边的楼阁,我在此地已度过四十个春秋。
望月桥倒塌了三次又重建,采莲船破损了五次再修复。
一半的园林如今长成了高大的树木,邻居中有三分之一已经白发苍苍。
苏李两位故人已逝,他们的身影如同烛火熄灭般消失,陈樊二位朋友漂泊不定,如同浮萍流转。
虽然贫穷但眼前不妨碍享受快乐,即使生病内心也不让忧愁侵扰。
自我嘲笑那份精神依然存在,春天来临,还是应该去游玩享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天于一座位于水边的楼中,回顾自己四十年来的生活历程。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心境。

“花边春水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 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静谧而沉思的氛围,诗人坐在充满春意的水边楼中,回望自己已经度过了四十个春天,这里的“一坐”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与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接着,“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 这两句通过对桥和船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生命中的起伏变化。望月桥虽倾斜,但仍旧被维护;采莲船虽然破损,却不断得到修补,这些都是诗人生命历程中不断适应与调整的写照。

“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这两句则描绘了景物和人的共同变化。园林中的花草变成了参天大树,而周围的人们也都渐渐变白发,这都是时间流逝的无情印记。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 这里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位隐逸之士,他们或许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这里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

“虽贫眼下无妨乐,纵病心中不与愁。” 即便是身处贫困之中,诗人仍旧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让疾病带来的痛苦侵扰自己的心境。

最后,“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诗人自嘲地笑着,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固不坏。即便是面对岁月流逝,他仍旧乐于享受每一个到来的春天,珍惜每一次游历之旅。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