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出处:《不如茅屋底四首 其二》
宋 · 陆游
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
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注释
南伐:向南方出兵讨伐。逾:越过。
铜柱:古代中国南方边界的象征,可能指五岭中的南岭。
西征:向西方出征。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
茅屋:简陋的小屋。
底:底下,这里指屋内。
高枕:垫高枕头,形容安逸舒适。
看:欣赏。
青山:青翠的山峦。
翻译
南征到达了铜柱以南的地方,西行征战走出了玉门关。相比之下,在简陋的茅屋里,我更愿高枕无忧欣赏青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不如茅屋底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南征西讨生活的厌倦,认为不如在宁静的茅屋中,枕着青山,享受平凡而自在的生活。"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描绘了征战的艰辛和遥远,与"茅屋底,高枕看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然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心境,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