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全文

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

出处:《南林寺
宋 · 乐雷发
律院僧应俗,亭荒草木删。
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
竹好惟嫌密,云多不自閒。
小溪知最近,童浴夜方还。

拼音版原文

yuànsēngyìngtínghuāngcǎoshān

bēikānkǎoyǒukànshān

zhúhǎowéixiányúnduōxián

xiǎozhīzuìjìntóngfāng

注释

律院:寺庙。
僧:僧人。
俗:世俗。
亭:亭子。
删:荒废。
碑:碑文。
堪:可以。
古:古代。
客:游人。
看山:欣赏山景。
竹好:竹林优美。
嫌密:嫌太密。
云多:云层多。
自閒:自己有空闲。
小溪:小溪。
知:揭示。
最近:近处。
童浴:孩子们洗澡。
夜方还:直到夜晚归来。

翻译

寺庙里的僧人迎合世俗,亭子荒废草木丛生。
没有碑文可供探寻历史,只有游人独自欣赏山景。
竹林幽雅却嫌过于繁密,云朵虽多却也不得闲暇。
小溪最能揭示近处,孩子们直到夜晚洗浴归来才知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律院中应俗生活的景象,以及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

“亭荒草木删”一句,通过对荒废亭台及时光荏苒的描述,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然而,“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则转换了视角,从缺乏历史记载的遗憾到自然景观的自我展现,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审美态度。

“竹好惟嫌密,云多不自閒”两句,通过对竹林和云层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感受,还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豁然的心境。竹子虽好,但过于密集亦觉局促;云朵虽多,却并不觉得单调或是烦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自在。

“小溪知最近,童浴夜方还”则描绘了一幅水边晚景。小溪流淌,似乎知道诗人最为亲近;而远处孩童嬉戏于溪水之中,直至夜深才归,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通过对僧院生活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特有的静谧情怀和豁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