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羡垣上蒿,自多篱下菊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
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
笋非孝子泣,文异湘灵哭。
金碧谁与邻,萧森自成族。
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
远祖赐鹪鹏,遗芳遍南陆。
对烟苏麻丑,夹涧筼筜伏。
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
因缘鹿苑识,想像蛇丘斸。
几叶别黄茅,何年依白足。
龙树蛰一花,砌瑶扫云屋。
色静曼仙花,名高给孤独。
青葱太子树,洒落观音目。
法雨每沾濡,玉毫时照烛。
离居鸾节变,住冷金颜缩。
岂念葛陂荣,幸无祖父辱。
光摇水精串,影送莲花轴。
江鹜日相寻,野鹗时寄宿。
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
肯羡垣上蒿,自多篱下菊。
从来道生一,况伴龟藏六。
栖托讵星回,檀栾已云矗。
霞杯传缥叶,羽管吹紫玉。
久绝钓竿歌,聊裁竹枝曲。
愧生黄金地,千秋为师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蛟井寺,重返炎州竹景的意趣。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图: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表达了诗人对这处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再次重逢之情。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描绘出竹林中风声呼啸,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写出了江南初冬时节的霜雪与竹子之间的相互辉映。
接下来几句:“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笋非孝子泣,文异湘灵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处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竹子的坚韧与神秘。
“金碧谁与邻,萧森自成族。”则是描绘出竹林中金碧交辉的光彩,以及竹子之间自然形成的家族氛围。
“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提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与现实景色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以下几句:“远祖赐鹪鹏,遗芳遍南陆。对烟苏麻丑,夹涧筼筜伏。”通过对远祖与传说中 鹪鹏鸟的联想,以及对南方土地上遗留下来的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因缘鹿苑识,想像蛇丘斸。”则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再次赞美竹子的美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其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结。
“几叶别黄茅,何年依白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林的不舍离去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龙树蛰一花,砌瑶扫云屋。色静曼仙花,名高给孤独。”描绘出竹林中龙树的壮丽、瑶池的清澈,以及竹子间那如同仙境般的宁静与孤独。
“青葱太子树,洒落观音目。法雨每沾濡,玉毫时照烛。”则是写出了太子的树木郁郁葱葱,以及观音菩萨那慈悲的眼光,法雨的滋润与玉毫的光辉。
“离居鸾节变,住冷金颜缩。岂念葛陂荣,幸无祖父辱。”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变化莫测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往日荣耀与家族过错的反思。
以下几句:“光摇水精串,影送莲花轴。江鹜日相寻,野鹗时寄宿。”则是描绘出水中的光辉、荷花的清香,以及鸟儿们的日常寻觅与暂栖。
“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肯羡垣上蒿,自多篱下菊。”写出了竹林中幽雅的香气、静谧的绿意,以及诗人对周遭景物的欣赏与喜爱。
“从来道生一,况伴龟藏六。栖托讵星回,檀栾已云矗。”则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再次表达了竹子的神秘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
最后几句:“霞杯传缥叶,羽管吹紫玉。久绝钓竿歌,聊裁竹枝曲。”描绘出仙境般的美景,以及诗人的音乐创作和对竹子情感的寄托。
“愧生黄金地,千秋为师绿。”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这片竹林长久相伴的遗憾,以及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精致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