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
出处:《夜泊吕梁》
明 · 王缜
吕梁天作险,舟楫我来频。
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
雁知寒节信,梅漏隔年春。
旅宿今如此,归心似转轮。
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
雁知寒节信,梅漏隔年春。
旅宿今如此,归心似转轮。
鉴赏
这首诗《夜泊吕梁》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吕梁停泊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吕梁天作险,舟楫我来频”描绘了吕梁的险峻地形,以及诗人频繁乘船经过此地的情景。吕梁,位于黄河中游,以其险峻著称,诗人通过“天作险”三字,形象地展现了其自然环境的壮丽与险恶。
接着,“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两句,诗人以明月和青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喜爱。明月如同匆匆过客,而青山则成了诗人久违的老友,这种情感的转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雁知寒节信,梅漏隔年春”两句,诗人借雁与梅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大雁遵循自然规律,按时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梅花虽在严冬开放,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最后,“旅宿今如此,归心似转轮”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对家的思念如同旋转的车轮,永不停歇。这两句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渴望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