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草庐龙去存吴恨,陛戟蛙狂遗汉羞全文

草庐龙去存吴恨,陛戟蛙狂遗汉羞

出处:《题孔明白帝二祠
宋 · 李曾伯
安刘事固异危刘,相去英雄二百秋。
火德方中徒僣帝,星营何陨遽亡侯。
草庐龙去存吴恨,陛戟蛙狂遗汉羞
成败不同俱庙食,宁非霸业结偏州。

拼音版原文

ānliúshìwēiliúxiāngyīngxióngèrbǎiqiū

huǒfāngzhōngjiànxīngyíngyǔnwánghóu

cǎolóngcúnhènkuánghànxiū

chéngbàitóngmiàoshíníngfēijiépiānzhōu

注释

固异:特异,不寻常。
危刘:危难中的刘氏,可能指刘禅等。
火德:古人以五行对应五德,火德代表朝代。
星营:比喻显赫的功勋。
蛙狂:形容狂妄无知。
庙食:死后享受祭祀,指享有崇高的地位。
霸业:建立强大的事业或政权。
偏州:偏远的州郡,此处可能指蜀汉。

翻译

安定刘氏的命运本就奇特,与危难中的刘氏相隔两百年的英雄岁月。
正当火德旺盛之时,他们却僭越称帝,星辰般的功勋为何突然陨落,如同失去侯位。
刘备离开草庐,留下对吴国的遗憾,宫殿上的蛙鸣狂妄,让汉室蒙羞。
无论成败,他们都享受着宗庙祭祀,这难道不是建立在偏远地区的霸业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题孔明庙二祠》。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和成败兴衰的深刻反思。

首句“安刘事固异危刘”表达了对刘备之所以能够安定江山,而刘表却面临危机的不同命运的思考。紧接着,“相去英雄二百秋”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位英雄间时间上的差距,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英雄们的成败。

“火德方中徒僣帝”一句,通过对火德(即刘备)在汉末群雄割据中的地位的描述,表现出刘备虽然尊奉汉室,但实际上却是自立为帝。这里,“徒僣”一词,含有一种无奈和不得已的情感色彩。

“星营何陨遽亡侯”则是对曹操集团迅速崛起并最终导致刘表等人的灭亡的慨叹。诗人通过“星营”这一形象,描绘出军事力量迅猛发展的景象,而“何陨”和“遽亡侯”则是对历史悲剧性的感慨。

“草庐龙去存吴恨”一句,转而表达了对于诸葛亮晚年居于草庐,怀念东吴盟友的深情。这里,“草庐”象征着清贫和隐逸,“龙去”则是对诸葛亮才华横溢的赞誉。而“存吴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中英雄间的情谊和忠诚的怀念。

紧接着,“陛戟蛙狂遗汉羞”一句,通过对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混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汉室衰微的痛心。其中,“陛戟”指的是宫廷卫士,而“蛙狂”则形象地描绘出宦官们争权夺势的情景。“遗汉羞”则是对这种现实给后世带来羞耻感的深刻反思。

最后,“成败不同俱庙食,宁非霸业结偏州”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英雄成就与失败的总结。这里,“成败不同俱庙食”表达了对不同命运的英雄都能得到后世纪念的感慨。而“宁非霸业结偏州”则进一步探讨,是否因为霸业(即强大的军事力量)导致了一些英雄只能在特定区域内获得认可。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其对于历史成败、忠诚与背叛、英雄与时代等主题的精妙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