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门老柳系青骢,梦里先曾访此翁
出处:《移具饮宾旸宅次韵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垂门老柳系青骢,梦里先曾访此翁。
谢朓远窗分绝景,郝隆幽腹对晴空。
偕来众客无官位,拱立诸郎有父风。
我寓秀山十年矣,草堂始得一樽同。
谢朓远窗分绝景,郝隆幽腹对晴空。
偕来众客无官位,拱立诸郎有父风。
我寓秀山十年矣,草堂始得一樽同。
注释
垂门:大门。老柳:古老的柳树。
青骢: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翁:老人。
谢朓:古代诗人,这里代指美景。
远窗:远处的窗户。
绝景:壮丽的景色。
郝隆:古代人物,可能象征隐士。
偕来:一同前来。
众客:众多宾客。
无官位:没有官职。
拱立:恭敬地站立。
诸郎:年轻的男子们。
父风:父亲般的风范。
寓:居住。
秀山:美丽的山。
十年矣:已经十年了。
草堂:简陋的房屋。
一樽同:一起饮酒。
翻译
垂挂在门前的老柳树下拴着一匹青骢马,梦境中我曾拜访过这位老者。谢朓阁的窗户将绝美的景色分成两半,郝隆的幽静内心面对着晴朗的天空。
一起来的宾客们都没有官职,但他们都像他们的父亲一样恭敬站立。
我在秀山居住了十年,如今才得以在草堂中与他们一同举杯共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在朋友家中举行宴饮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操的刻画,展现了古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垂门老柳系青骢,梦里先曾访此翁。" 这两句诗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情境,老柳下系着青色的马匹,表现出主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合,而“梦里先曾访此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位朋友或是这处环境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谢朓远窗分绝景,郝隆幽腹对晴空。" 这两句通过谢朓和郝隆两个典故,分别描绘出窗外的风景与室内的氛围,表明诗人对于书卷气息和自然美景的共同享受。
"偕来众客无官位,拱立诸郎有父风。" 这里描述了聚集在此的宾客都是没有官职的人,他们或许是文人墨客,相聚于此,不仅因为主人而来,也因为这里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和宁静。
"我寓秀山十年矣,草堂始得一樽同。"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他终于在朋友家中找到了共饮的机会,这里的“一樽”不仅是实指,也象征着友谊和欢聚。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与人物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文人墨客间的情谊交融、超然物外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