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出处:《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
宋 · 苏轼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和劳动情景的诗歌,通过对比城市官宦子弟的舒适生活与农民辛勤劳作的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刀剑”对“犁锄”,“军乐”对“镌铴”,“田爵”对“天酥”,表现出古典诗词对形式美的追求。
开篇两句“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镌铴。”通过对年轻士兵和老农的比较,展示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生选择与命运。接下来的四句“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生动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利用。
中间两句“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酥。”意味着不论是哪个季节,都有可以收获的东西,而“一饱”则表达了一种对简单满足的赞美。紧接着,“君生纨终间,欲学非其脚。”这两句通过对比官宦子弟与农民生活的不同,强调了社会地位与个人志向、能力之间的差异。
最后两句“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权贵子弟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的嘲讽和批判,暗示他们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无知与轻视。而结尾“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则是诗人自嘲,对于自身未能深入理解农村生活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社会关怀和对人生多样性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