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来簪绂付儿嬉,圣贤用晦初未闷
溪容一碧看未尽,转入客子诗筒中。
筒中满贮千张纸,一路山川供役使。
古来霅水足高人,吾宗首说元真子。
都缘抱负经济才,有口挂壁常懒开。
樵青渔童与共载,大胜俗侣成群来。
可怜当时只名重,野鹤乘轩失威凤。
虽闻肖像登九重,收奖空言亦何用。
过五百年孙更痴,布裘棕屩骨格宜。
特来乃祖旧游处,三叫庶几亲见之。
见之不见俱莫问,人生只合将閒论。
倘来簪绂付儿嬉,圣贤用晦初未闷。
拍舷还望星与河,此身或是张志和。
一杯更醉投床睡,明日歌声犹震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星:星星。同:相同。
孤篷:孤独的小船。
溪容:溪水的容貌。
看未尽:欣赏不尽。
客子:游子。
诗筒:装诗的筒子。
霅水:古代地名。
元真子:诗人名字。
抱负:志向。
经济才:经世济民之才。
懒开:不愿轻易打开。
樵青:打柴的青年。
渔童:捕鱼的孩子。
俗侣:世俗的朋友。
群来:一群聚来。
名重:名声显赫。
野鹤:比喻清高的人。
失威凤:失去威严。
肖像:画像。
九重:朝廷高位。
空言:空洞的赞美。
五百年:长久的时间。
孙更痴:子孙更加痴迷于诗酒。
布裘棕屩:粗布衣服。
骨格宜:适合这样的生活。
乃祖:祖先。
旧游处:曾经游历的地方。
庶几:或许。
亲见之:亲眼见到他。
将:拿。
圣贤用晦:圣贤的隐居。
拍舷:轻拍船舷。
张志和:唐代诗人。
投床睡:倒在床上睡觉。
震地:震动大地。
翻译
星辰的光芒无论远近都相同,银河横跨天际压在孤舟上。溪水碧绿,美景无穷,流入游子的诗筒中。
诗筒里装满千张纸,沿途山水皆入诗行。
霅水自古多才子,元真子是我宗族的佼佼者。
他因胸怀大志和经世济民之才,不愿轻易开口吟诗。
与樵夫渔童同车,胜过俗气的同伴群集。
他曾名重一时,却如野鹤失去凤凰的威仪。
画像虽登高位,空有赞誉无实益。
子孙后代或许更痴于诗酒,布衣草鞋也自有风度。
我特意来到祖先游历之地,希望能亲睹他的风采。
见或不见都不必追问,人生本就该闲谈诗酒。
如果把官位传给儿戏,圣贤的韬光养晦并不苦闷。
倚舷而望星空银河,我或许就是张志和。
再饮一杯,醉卧床榻,明日歌声依旧响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借酒放歌,抒发胸臆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古人的追思与自我境界的表达。开篇“列星光芒远近同”两句,以天上的星辰比喻文学艺术的高深,显示出诗人对于学问和文学创作的追求。
接着,“溪容一碧看未尽,转入客子诗筒中”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将这些感受融会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这里的“溪容”指的是溪水的美丽,而“客子诗筒”则隐喻着诗人的心灵深处。
诗中的“古来霅水足高人,吾宗首说元真子”两句,是对先贤的尊崇与自家的文学传统的肯定。而“都缘抱负经济才,有口挂壁常懒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坚持,以及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易,仍旧保持着内心的热情。
在后续的几句中,“樵青渔童与共载,大胜俗侣成群来”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可怜当时只名重,野鹤乘轩失威凤”两句,通过对古代贤者的赞美与自我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声誉和内在精神力量的深刻认识。接着,“虽闻肖像登九重,收奖空言亦何用”则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过五百年孙更痴,布裘棕屩骨格宜”两句,通过时间的长河和个人的生命历程,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执着。而“特来乃祖旧游处,三叫庶几亲见之”则表达了对先辈遗迹的怀念与向往。
“见之不见俱莫问,人生只合将閒论”两句,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最后,“倘来簪绂付儿嬉,圣贤用晦初未闷”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的个性和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其对文学创作的深厚造诣和内在修养。这不仅是一次夜间的放歌,也是一场心灵的自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