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尸鲜生望,立骨怆期迫全文

行尸鲜生望,立骨怆期迫

明 · 王世贞
清微大赤天,往往多阙职。
欲铸人间人,去充蕊珠伯。
昙师诞先登,余乃甘旧谪。
七载犹滞淫,三环同弃掷。
幸逢喻少君,喜气满大宅。
银海湛澄波,玉池漱灵液。
倾盖若古欢,披襟庆新得。
自云少无赖,陆博恣酒色。
行尸鲜生望,立骨怆期迫
偶从衡岳归,乍迷襄城迹。
道逢二仙长,不饮亦不食。
揖我雾露中,栖我石崖侧。
蹲鸱喂我饥,苍藓分我席。
夜分仍见怜,软语相慰藉。
玄牝岂异门,谷神有真的。
一气皎指南,众星皆拱北。
始若晋阳甲,祛除靖肘腋。
继如时雨师,九有咸荡涤。
铁鼓以次开,金轮长不息。
坎离本天媾,任督宁二脉。
九宫渐充盈,百体各轻适。
何必守庚申,然后蠲死籍。
余意了不疑,三宿而自获。
方欣顺风拜,忽杳凌空舄。
邂逅成暌违,仓皇悸心魄。
叶叶云四起,亭亭鹤一只。
宛宛武陵红,迢迢洞庭碧。
君担日月行,遗余天地塞。
前因已小露,后果莫轻悉。
大道故不私,元机帝深惜。

鉴赏

此诗为明代王世贞所作《送喻隐云先生归常德》。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喻隐云归乡的深情送别与对道家哲学的深刻思考。

首句“清微大赤天”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随后点出“往往多阙职”,暗示友人喻隐云在尘世中的种种缺失与遗憾。接下来,“欲铸人间人,去充蕊珠伯”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精神升华的期待。

“昙师诞先登,余乃甘旧谪”两句,以昙师为喻,赞扬喻隐云的先驱地位,同时也表明诗人愿意接受过去的选择。接着,“七载犹滞淫,三环同弃掷”描述了喻隐云在尘世中经历的七年沉沦,以及最终的解脱。

“幸逢喻少君,喜气满大宅”表达了诗人对喻隐云的喜悦之情。“银海湛澄波,玉池漱灵液”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洗涤。

“倾盖若古欢,披襟庆新得”表现了诗人与喻隐云之间的深厚友谊。“自云少无赖,陆博恣酒色”通过反衬手法,强调了喻隐云在追求精神世界过程中的转变。

“偶从衡岳归,乍迷襄城迹”描述了喻隐云归乡的旅程,以及诗人对这一变化的感慨。“道逢二仙长,不饮亦不食”则引入了道家的神仙形象,象征着喻隐云精神上的提升。

“揖我雾露中,栖我石崖侧”、“蹲鸱喂我饥,苍藓分我席”等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喻隐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夜分仍见怜,软语相慰藉”体现了诗人对喻隐云的关怀与理解。“玄牝岂异门,谷神有真的”引用道家哲学,探讨生命与宇宙的本质。

“一气皎指南,众星皆拱北”、“始若晋阳甲,祛除靖肘腋”、“继如时雨师,九有咸荡涤”等句,进一步阐述了喻隐云在精神层面的觉醒与净化。

“铁鼓以次开,金轮长不息”、“坎离本天媾,任督宁二脉”、“九宫渐充盈,百体各轻适”等描述了喻隐云在道家修炼中的进展与成就。

“何必守庚申,然后蠲死籍”表达了对生死观的思考,认为真正的解脱并非依赖于外在的仪式或时间。

“余意了不疑,三宿而自获”、“方欣顺风拜,忽杳凌空舄”、“邂逅成暌违,仓皇悸心魄”等句,描绘了诗人与喻隐云分别时的情感波动。

“叶叶云四起,亭亭鹤一只”、“宛宛武陵红,迢迢洞庭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君担日月行,遗余天地塞”表达了诗人对喻隐云远行的敬佩与对未来的憧憬。“前因已小露,后果莫轻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深思未来。

“大道故不私,元机帝深惜”总结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即大道无私,万物皆受其恩泽。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乡的不舍,也有对道家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