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平头便拂衣,舞雩风月有光辉
出处:《送致政邢定国通判》
宋 · 陆佃
七十平头便拂衣,舞雩风月有光辉。
寻常薄饭犹能足,多少高官未肯归。
鸥鸟等閒还自乐,杜鹃容易重相违。
想知辽鹤归来早,城郭人民未尽非。
寻常薄饭犹能足,多少高官未肯归。
鸥鸟等閒还自乐,杜鹃容易重相违。
想知辽鹤归来早,城郭人民未尽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送致政邢定国通判》。诗中描绘了主人公邢定国在年届七十之时辞官归隐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虚荣的淡泊态度。
首句“七十平头便拂衣”,形象地描绘了邢定国在年满七十时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如同拂去尘埃一般轻松洒脱。接着,“舞雩风月有光辉”一句,运用典故,将邢定国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比作舞雩台前的风月,充满了诗意与宁静,暗示了他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寻常薄饭犹能足,多少高官未肯归”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邢定国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的赞赏。邢定国虽为普通百姓,却能享受简单的生活,而许多高官却未能做到知足,仍在追求功名利禄。
“鸥鸟等閒还自乐,杜鹃容易重相违”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情感。鸥鸟在水边悠闲自得,而杜鹃却容易引起人的离愁别绪。这里以鸥鸟的自由自在与杜鹃的哀鸣相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邢定国归隐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想知辽鹤归来早,城郭人民未尽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邢定国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辽鹤象征着归隐的仙人,早归的辽鹤意味着邢定国归隐的时机恰到好处。同时,诗人也对城市中的变化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认为即使城郭与人民有所变迁,但邢定国归隐后的内心世界依然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邢定国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淡泊、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虚荣的批判,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