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
出处:《咏麦》
宋 · 虞俦
平生笑盗儒,口诵青青麦。
刻烛和新诗,此夕知何夕。
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穫。
雨旸亦天事,勤惰繄人力。
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
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
我亦念归田,聊作数旬客。
刻烛和新诗,此夕知何夕。
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穫。
雨旸亦天事,勤惰繄人力。
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
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
我亦念归田,聊作数旬客。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咏麦》是虞俦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麦子的赞美和农事生活的感慨。首句“平生笑盗儒”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知读书却不务农事的儒生的轻蔑,他们空谈理论,不知稼穑之艰辛。接下来,“口诵青青麦”形象地写出农人对麦苗的呵护与期待,暗示了农事的辛勤与诗意。
“刻烛和新诗”运用典故,形容诗人夜晚在烛光下创作诗歌,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此夕知何夕”则流露出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诗人预祝丰收,“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穫”,“六花”指雪花,言冬日未尽,春雪仍有希望;“三白”即三场大雪,丰收有望。
“雨旸亦天事,勤惰繄人力”强调了天时和人力的关系,认为丰收与否既取决于自然条件,也取决于农人的勤劳。诗人鼓励农人不必过于忧虑天气,应积极努力。“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进一步描绘了放牧的场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两句“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指出,在麦子由青转黄的季节,农人还有辅助其他作物的责任。诗人自己虽有归隐之意,但仍能体谅农事的繁忙,暂作短期的农夫,体现了他的亲民情怀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