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系宗文献,家声振里闾
出处:《拥书楼》
明 · 陈琏
谱系宗文献,家声振里闾。
危楼偏壮丽,乔木自扶疏。
嗣守先人学,相传百世书。
绝胜扬子宅,端似邺侯居。
汗简藏科斗,芸香落蠹鱼。
牙签悬万轴,华扁耀通衢。
拄颊曦光淡,燃藜夜色虚。
竹风青幔卷,松雾綵毫濡。
燕集情何限,登临庆有馀。
自遭陵谷变,因感岁年徂。
堂构虽非昔,书香喜胜初。
文溪有遗墨,宝爱重璠玙。
危楼偏壮丽,乔木自扶疏。
嗣守先人学,相传百世书。
绝胜扬子宅,端似邺侯居。
汗简藏科斗,芸香落蠹鱼。
牙签悬万轴,华扁耀通衢。
拄颊曦光淡,燃藜夜色虚。
竹风青幔卷,松雾綵毫濡。
燕集情何限,登临庆有馀。
自遭陵谷变,因感岁年徂。
堂构虽非昔,书香喜胜初。
文溪有遗墨,宝爱重璠玙。
鉴赏
这首明代陈琏所作的《拥书楼》,以“拥书”为题,描绘了一座藏书楼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藏书楼的建筑之美、藏书之丰以及主人对书籍的珍视之情。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藏书楼的外观与内部布局。楼阁高耸,气势非凡,周围树木茂盛,自然与人工和谐相融。主人继承先辈的学问,藏书丰富,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保存得当,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与传承。诗中提到的“汗简”、“科斗”等词汇,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藏书的珍贵与价值。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藏书楼的日常景象。白天阳光透过竹帘,洒在书页上,夜晚灯火通明,照亮了书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智慧的氛围。竹风轻拂,松雾缭绕,仿佛连自然界的元素都在为这知识的殿堂增添色彩。燕集的情景,即朋友们聚集于此,共同探讨学问,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藏书楼的面貌或许已非往昔,但书香依旧,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即使楼阁不再,但书籍所承载的知识与文化精神,如同明珠般珍贵,被主人视为无价之宝。
整体而言,《拥书楼》不仅是一首赞美藏书楼及其主人对书籍热爱的诗歌,更蕴含了对知识传承、文化积淀的深刻思考。它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书籍与人类精神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时间流转中不变的知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