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招提可游眺,万山形胜几诗僧
出处:《秋夜同李明府子充登圆通阁兼示懒上人》
明 · 谢榛
清秋风物兴堪乘,杰阁凌云共此登。
自谓官轻随旷达,不令人妒见才能。
披襟气爽中宵露,俯槛星摇下界灯。
何处招提可游眺,万山形胜几诗僧。
自谓官轻随旷达,不令人妒见才能。
披襟气爽中宵露,俯槛星摇下界灯。
何处招提可游眺,万山形胜几诗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夜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联“清秋风物兴堪乘,杰阁凌云共此登”,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地点,清秋之景与高阁相映成趣,引出登高之意。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高阁,共享这秋日的壮丽景色。
颔联“自谓官轻随旷达,不令人妒见才能”,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官职轻薄的自我解嘲,同时也表达了他不以才华自居、不惧他人嫉妒的心态,展现出其旷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披襟气爽中宵露,俯槛星摇下界灯”,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登高所见的景象。诗人敞开衣襟,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露水,低头望向栏杆外,只见星辰闪烁,万家灯火映照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阔的氛围。
尾联“何处招提可游眺,万山形胜几诗僧”,诗人提出疑问,询问何处有可供游览观赏的寺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文人雅士相聚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诗僧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文化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登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