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天北路悠悠,帆影长时拂驿楼
出处:《湘南舟中书怀》
明 · 苏葵
天南天北路悠悠,帆影长时拂驿楼。
身世本来同逆旅,利名终不是良谋。
颠风白日江豚拜,骤雨黄昏海若游。
安得养高林壑者,不将蓑笠傲王侯。
身世本来同逆旅,利名终不是良谋。
颠风白日江豚拜,骤雨黄昏海若游。
安得养高林壑者,不将蓑笠傲王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湘南水道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天南天北路悠悠,帆影长时拂驿楼。”以辽阔的天际和悠长的水路起笔,帆影轻轻掠过驿站的楼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喻了人生的旅途漫长且充满未知。
颔联“身世本来同逆旅,利名终不是良谋。”转而探讨人生的意义。诗人认为,无论是谁,都如同行走在旅途中的人,最终的目的地都是未知的。追求功名利禄,虽然在世俗看来是成功的标志,但在诗人看来并非值得推崇的道路。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立思考,以及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颈联“颠风白日江豚拜,骤雨黄昏海若游。”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江豚在狂风白日中似乎在向天祈拜,海神在骤雨黄昏中自由游弋。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安得养高林壑者,不将蓑笠傲王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那些能够远离尘嚣,生活在高山深谷之中的人,能够不为权贵所动,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的一种反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