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归院迷烟树,乘传开关蹋雪泥
元 · 虞集
紫禁沈沈曙色低,奉祠群使已班齐。
承恩归院迷烟树,乘传开关蹋雪泥。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
山川有事宁辞远,咫尺成都是国西。
承恩归院迷烟树,乘传开关蹋雪泥。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
山川有事宁辞远,咫尺成都是国西。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其一)》描绘了祭祀西岳时的庄严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紫禁沈沈曙色低”,以“紫禁”象征皇宫,晨曦微露,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奉祠群使已班齐”,描述了众多侍从官员整齐排列,准备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体现了仪式的庄重和秩序。
“承恩归院迷烟树,乘传开关蹋雪泥。”这两句通过“承恩”、“归院”、“烟树”、“乘传”、“开关”、“雪泥”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祭祀队伍行进过程中的艰辛与壮丽。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队伍缓缓前行,踏着积雪,显得既艰难又神圣。
“蹀躞共怜骑苑马,逶迤不若听朝鸡。”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骑在苑马上的祭祀人员与听朝鸡的日常景象相对比,突出了祭祀活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共怜”二字表达了同行者之间的默契与情感共鸣。
最后,“山川有事宁辞远,咫尺成都是国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前往。同时,也将成都比喻为国之西陲,强调了国家领土的广阔与统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参与者的崇高使命感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