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浓云含雨色,可胜枯槁怀阳春
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
会当酸咸有同好,主簿且须归祭灶。
请见临川太尉公,此语难为俗人道。
我公悦士甘如肉,万钱供客饭脱粟。
读书始堪属大事,谁论少文织薄曲。
眼看齐相不六尺,太史犹忻事鞭策。
胸中端正在眸子,岩电两瞳秋汉碧。
致君尧舜不足惊,升平本付公辈人。
西郊浓云含雨色,可胜枯槁怀阳春。
门前宾客马如蚁,谁是我公天下士。
趑趄欲进仍厚颜,纷纷无乃辽东豕。
蹇驴破帽栖尘坌,曳裾最晚空馀恨。
草奏犹堪试傔人,无令归作潜夫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燕齐:古代两个地区名。新丰:地名,与后文的太尉公可能有所关联。
子期:古代知音典故,比喻知己。
祭灶:古代习俗,祭祀灶神。
太尉公:官职名,地位较高。
脱粟:糙米,形容简朴生活。
辽东豕:比喻行为荒唐的人。
曳裾:拖着衣襟,表示谦恭。
潜夫论:指隐士的言论或著述。
翻译
燕齐之地日落时分,游子仍未归家,新丰的主人是否了解他们?无需购买丝线绣制平原图,也不必用黄金打造知音子期。
我们应有共同的喜好,主簿暂且回家祭祀灶神。
请去拜见临川太尉公,这样的言语非世俗之人能理解。
您的喜好像对待美食一样对待贤士,即使千金宴客也只吃粗粮。
读书才能成就大事,何必在意那些浅薄的才艺。
亲眼所见,齐相身高不满六尺,但太史仍乐于鞭策他。
您胸怀坦荡,目光如秋水般清澈,洞察一切。
辅佐君王使他们如同尧舜般圣明,这并不令人惊讶,太平盛世本就属于你们这样的人。
西郊乌云密布,预示着雨水将至,怎能忍受这寒冬的凄凉,期盼春天的到来。
门前车马如蚁,谁能称得上是您心中的天下之士?
有些人犹豫不决,厚颜无耻,就像辽东的猪一般。
骑着蹇驴,头戴破帽,满身尘土,拖着长袍,遗憾的是未能早些追随您。
草拟的奏章尚可考验仆人,但不要让他们写下隐居的言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毛滂所作,名为《上曾枢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燕齐日暮客不归,新丰主人岂相知。"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燕子齐齐地在夕阳下飞翔,而来访的宾客却因主人殷勤而忘记了归期,这里的"新丰"很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之地或是某个特定的环境。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平和、友爱氛围的向往。
"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不需要通过物质手段去换取平坦的生活,也无需用黄金来铸造时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淡泊明志的追求。
"会当酸咸有同好,主簿且须归祭灶。"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诗人认为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度时光,是一份难得的快乐,同时也强调了对于家庭责任的关注。
"请见临川太尉公,此语难为俗人道。"
这里,诗人提到了"临川太尉公",很可能是指当时某位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官员或士大夫,而这份尊重和推崇,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继续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书籍与学问的渴望。"我公悦士甘如肉,万钱供客饭脱粟。读书始堪属大事,谁论少文织薄曲。"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物和时代的期待,以及内心深处的不满与无奈。
"西郊浓云含雨色,可胜枯槁怀阳春。门前宾客马如蚁,谁是我公天下士。趑趄欲进仍厚颜,纷纷无乃辽东豕。蹇驴破帽栖尘坌,曳裾最晚空馀恨。草奏犹堪试傔人,无令归作潜夫论。"
这里的"西郊浓云含雨色"描绘了一个多云而又湿润的景象,而"门前宾客马如蚁"则展示了一种热闹非凡的人文气息,但诗人的心中仍然对理想人物和时代有所期待。最后几句中,诗人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持观望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理想生活和理想人物的共同向往。毛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