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馀光非故乡全文

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馀光非故乡

出处:《清明遇雨
明 · 王世贞
昨岁清明指冀方,今朝寒食滞郧阳。
儿曹上冢亦随俗,客子思亲偏断肠。
四十九年年已去,一百五日日初长。
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馀光非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在郧阳遇到连绵阴雨,无法前往家乡祭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昨岁清明指冀方,今朝寒食滞郧阳。”对比去年清明时节,诗人正前往冀地祭扫,而今年寒食节却滞留于郧阳,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颔联“儿曹上冢亦随俗,客子思亲偏断肠。”写出了孩子们随俗上坟祭祖,而作为异乡客人的诗人,思念亲人之情更加深重,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颈联“四十九年年已去,一百五日日初长。”回顾过去四十九年的时光,感叹岁月如流;同时,清明节后的“一百五日”(即寒食节),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日长夜短,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尾联“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馀光非故乡。”指出即使雨水阻断了新火的传递,即便是清明节后余晖的温暖,也无法替代对故乡的怀念。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深深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