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佐县民爱深,视金如土民如金
出处:《送吴县簿董仁之任鄞丞》
明 · 王鏊
自顷权奸偷国柄,一时在位贪相竞。
剥民膏血输权门,廉耻扫地宁复存。
谁知小官之中乃有吴县簿,守法廉平独如故。
三年佐县民爱深,视金如土民如金。
每言吴人穷到骨,吾此朘削吾何心。
吴县簿,真难得,我欲言之顾非职。
一朝擢官向宁波,于乎奈此吴民何。
剥民膏血输权门,廉耻扫地宁复存。
谁知小官之中乃有吴县簿,守法廉平独如故。
三年佐县民爱深,视金如土民如金。
每言吴人穷到骨,吾此朘削吾何心。
吴县簿,真难得,我欲言之顾非职。
一朝擢官向宁波,于乎奈此吴民何。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送吴县簿董仁之任鄞丞》。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权奸窃取国家权力,官员们竞相贪污,百姓深受其害,廉耻之心荡然无存。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赞扬了一位名为吴县簿的官员,他坚守法律与公正,廉洁自律,对待百姓如同黄金般珍贵,视金钱如粪土。他深知吴县百姓生活的艰辛,坚决反对剥削百姓的行为,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佩之情,并对其即将离开吴县前往鄞县任职表示惋惜,担心这将给吴县的百姓带来不便和损失。整首诗通过鲜明对比,凸显了正直官员与腐败现象之间的冲突,以及对廉洁官员的赞美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