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自得前贤法,家礼犹还三代风
出处:《挽罗榷院子远 其一》
宋 · 刘应凤
共说门庭王谢盛,谁知骨相岛郊穷。
躬行自得前贤法,家礼犹还三代风。
脚迹肯随权要出,头衔宁与浊流同。
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颜见此翁。
躬行自得前贤法,家礼犹还三代风。
脚迹肯随权要出,头衔宁与浊流同。
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颜见此翁。
注释
王谢:古代两大名门望族。骨相:指人的出身或命运。
权要:有权势的重要人物。
浊流:比喻污浊的社会风气。
寒食:清明前一天,古人有禁火、扫墓的习俗。
新鬼:指刚去世的人。
此翁:指诗人自己。
翻译
人们常言王谢两家门第显赫,谁能料到他竟出身偏远海岛贫寒。他亲身实践,遵循前贤的法则,家中礼仪保持着三代相传的淳朴风气。
他的足迹不愿随权贵而动,宁愿保持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清明时节,湖山间多是新添的亡魂,他们在地下又怎能面对这样的自己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共说门庭王谢盛"一句,通过对古时王、谢两大家族繁华门第的提及,反衬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谁知骨相岛郊穷"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内心深处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躬行自得前贤法"一句,展示了诗人在精神上追随古代圣贤的步伐,寻求一种超越物欲的自由。"家礼犹存三代风"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理想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脚迹肯随权要出,头衔宁与浊流同"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即便是暂时顺应世俗,也绝不愿意被其污染。这里的"权要"指的是世间的名位和利益,而"浊流"则象征着世事的混浊和复杂。
最后两句"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颜见此翁"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悲哀与质疑。诗人通过描绘湖山间游荡的新鬼,以及地下无常之色的迷茫,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困惑,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深切的精神困境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