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自王城,骏笔挥万纸
出处:《本上人》
宋 · 邓肃
乞食自王城,骏笔挥万纸。
开缄动心目,忽忽龙蛇起。
便可老烟霞,声价日千里。
那知未满意,更访栟榈子。
栟榈亦何人,是心如灰死。
恶语满人间,春风自桃李。
凭君一笑挥,万事空一洗。
但了风动幡,在处针投水。
愿将广长舌,语出亦糠秕。
回到我辈人,政堪覆酱耳。
开缄动心目,忽忽龙蛇起。
便可老烟霞,声价日千里。
那知未满意,更访栟榈子。
栟榈亦何人,是心如灰死。
恶语满人间,春风自桃李。
凭君一笑挥,万事空一洗。
但了风动幡,在处针投水。
愿将广长舌,语出亦糠秕。
回到我辈人,政堪覆酱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乞食:乞讨。骏笔:比喻杰出的文笔。
开缄:打开信封。
龙蛇:形容书法灵动。
烟霞:指隐逸的生活。
栟榈子:可能是某位隐士或诗人。
灰死:形容心如死灰,毫无生机。
恶语:不好的言语。
春风:比喻美好的影响。
万事空一洗:一切烦恼都可消除。
风动幡:佛教中的一个禅宗公案。
针投水:比喻事物融入环境。
广长舌:形容能言善辩。
糠秕:比喻琐碎无用的事物。
政堪覆酱耳:只能用来盖酱料,比喻无用。
翻译
在京城乞讨为生,他用骏马般的才情挥洒出无数篇章。每打开信封,都让人心动神移,仿佛龙蛇舞动般生动。
这样的才华足以让他隐居山林,名声一日千里。
然而他并未感到满足,又去拜访栟榈子。
栟榈子又是何许人也?心如死灰,毫无生气。
世间恶言恶语充斥,唯有春风能滋润桃李。
请你一笑挥毫,世间纷扰皆可荡涤。
只需明白风吹幡动的道理,无论何处,都能如针入水般平静。
我愿以广博的言论,说出的却是琐碎无用之言。
对于我们这样的人,这些言论只配用来覆盖酱料罢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王城乞食的艰辛历程,以及他对生活和人世间是非的感慨。开篇“骏笔挥万纸”显示诗人才情奔放,但这些才华却未能换来理解与尊重,只得“乞食自王城”。接下来的“开缄动心目,忽忽龙蛇起”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才思如泉涌出。
然而,“便可老烟霞,声价日千里”表明尽管诗人的名气远扬,但他本人却仍处于困顿之中。诗人不满足于现状,“那知未满意,更访栟榈子”,继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支撑。但“栟榈亦何人, 是心如灰死”一句,透露出即便是他所仰望的人物,也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诗人对世态的不满由此积累,“恶语满人间,春风自桃李”,在充满恶意的话语中,即使美好的春风也无法带来真正的清新。诗人的心境似乎随着一笑而释然,“凭君一笑挥,万事空一洗”。但这种解脱是短暂的,因为现实总会以某种形式出现干扰,如“但了风动幡,在处针投水”。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以自己的广博知识和深邃见识去影响世人,“愿将广长舌,语出亦糠秕”。而现实中的他,却只能回到平凡的人生中去,“回到我辈人,政堪覆酱耳”。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笔法,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外界的冷漠,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分子在世间所处境遇的深刻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