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晨暂阔,东阁午犹关
出处:《东阁即事》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落下休言历,履端吾课闲。
西山晨暂阔,东阁午犹关。
风里那成雪,梅边好近鬟。
春游欲何处,无语对樊蛮。
西山晨暂阔,东阁午犹关。
风里那成雪,梅边好近鬟。
春游欲何处,无语对樊蛮。
注释
落下:指过去的事情。休言:不必再提。
履端:新的一年之初。
课闲:悠闲的生活。
西山:西方的山。
晨暂阔:早晨稍作停留。
东阁:东边的阁楼。
午犹关:中午仍然忙碌。
风里那成雪:风中不可能有雪花飘落。
梅边:梅花盛开的地方。
好近鬟:适宜靠近发髻。
春游:春天的出游。
欲何处:想去哪里。
樊蛮:此处泛指美景或梅花,也可理解为梅花的别称。
翻译
不要再说过去的经历,现在我悠闲地开始新的一年。早晨在西山稍作停留,中午时分还在忙碌东阁间。
风中哪会有飘落的雪花,梅花盛开处最适合靠近发髻。
春天想去哪里游玩呢,我默默无言,只有梅花陪伴着我。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东阁即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内心的情感寄托。
首句“落下休言历”暗示时光流转,不必过于计较流逝,有一种超脱的心态。接着,“履端吾课闲”描绘了诗人课余之时的悠闲,仿佛在忙碌中找到了片刻宁静。“西山晨暂阔”写早晨时分,西山景色开阔,给诗人带来片刻的宽广心境。然而,“东阁午犹关”又透露出午后时光的封闭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思考或期待。
“风里那成雪”运用反问,表达出即使在风中,也无法感受到冬日的飘雪,流露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远方或往事的怀念。“梅边好近鬟”则借梅花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女子发髻如梅的画面,可能是诗人的想象,也可能是对美好记忆的回味。
最后两句“春游欲何处,无语对樊蛮”揭示了诗人春日出游的渴望,但又陷入沉思,不愿言语,只能默默面对眼前景物,可能是对现实的无奈,也可能是对未知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