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
出处:《春送禅师归闽中》
唐 · 贯休
春色满三湘,送师还故乡。
穿霞逢黑鴥,乞食得红姜。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
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
穿霞逢黑鴥,乞食得红姜。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
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满:充满。
三湘:泛指湖南地区。
送师:送别老师。
还:返回。
穿霞:穿过云霞。
逢:遇见。
黑鴥:黑色的鹭鸟。
乞食:乞讨食物。
红姜:红色的生姜。
大化:大道演化。
宗门:宗教或学术的中心。
辟:开辟。
孤禅:孤独的禅修。
海树:海边的树。
凉:清凉。
傥:如果,倘若。
为:创作。
新句偈:新的诗句或偈语。
寄:寄送。
我:我。
何妨:有何不可。
翻译
春天的景色充满整个三湘大地,我送老师返回他的故乡。在穿过云霞时遇见了黑色的鹭鸟,我在乞讨中得到了红色的生姜。
大道的宏图在宗门中展开,独自修行的禅定在海边的树下带来清凉。
如果创作出新的诗句偈语,寄给我也是可以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三湘地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正在送别自己的师父回到故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着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穿霞逢黑鴥,乞食得红姜”两句生动地展示了禅师平日的生活状态,他甚至需要向人乞讨食物,以黑鸡(古代称乌鸡为黑鴥)和红姜来换取食物,体现出禅师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则描绘了禅师归乡后的修行环境,一个开阔而宁静的空间,让人感受到禅者的超然物外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便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希望能够传达给远方的师父,展现出诗人对师父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