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出处:《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二》
唐 · 权德舆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
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
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翻译
远方的湘川景色朦胧,我如仙云般漂浮不定。那华丽的凤楼中人已离去,只剩下明镜中空挂的月色。
沐浴之地被晨雾浸湿,昔日的脂粉田如今凝结着寒霜。
再也找不到你的声音和容貌,只希望你在天宫的玉皇面前。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仙境意境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超凡脱俗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高洁之人的崇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主人公梁国惠康公主的仰慕与不舍,似乎将她描绘成一位仙子般的人物。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杳霭"形容云气迷蒙,"异湘川"则指不寻常的湘江水域,这里已是仙境;"飘飖驾紫烟"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仿佛仙人乘云驾雾的场景。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孤寂与留恋。"凤楼"本是高雅之所,但"人已去"则显得空旷;"鸾镜"即古代传说中神鸟鸾用来照物的宝镜,而今夜月光下,镜悬而无人,这情景更添了几分凄凉。
接下来的"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 描述了一种细雨如丝、轻霜似雪的微妙天气。这样的景象不仅映衬出自然之美,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最后两句"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则是诗人的最高寄托。这里的"音容"指的是公主的风采与声音,这些都已无法寻觅;而"应在玉皇前"则是在说,即便如此美好的事物也只能呈现在天界之中,表达了对公主的崇敬以及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与仰慕,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在艺术上追求高远与超逸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