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云兴于山,霿霿为雾全文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

出处:《云兴于山
宋 · 苏洵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
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拼音版原文

yúnxīngshānméngméngwèi

fěishānréntiānshí

shānchuānxiǎngwèibǎi

wèitiānāixià

bānbānshījiūchénhào

tiānwèigàoláo

shuíwèishānchuānmáo

注释

霿霿:形容雾气浓厚的样子。
匪:非,不是。
享:享用,享受。
班班:形容鸟叫声。
谷谷:拟声词,形容鸟叫声。
告劳:告知疲劳,表达劳累。
羽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力量。

翻译

云雾在山间升起,浓厚如烟。并非山不仁慈,而是天意并未顾及。
我享用着山川,它们向我倾诉百般苦衷。我岂能不怕天,怜悯这大地的困苦。
斑斑鸤鸠鸟,清晨在山谷中鸣叫。天啊还未下雨,我却已感到疲惫。
谁能比得过山川,它们连羽毛都比不上我的忧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云兴于山,霿霿为雾"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山中云气蒸腾、弥漫成雾的情景,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紧接着"匪山不仁,天实不顾"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情变化的深刻领悟,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一句中,“享”字用得极妙,既有享受之意,又寓含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这里的“为我百诉”,则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对话的写照,展现了诗人对山川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于上苍的敬畏和对这片土地的哀伤。这里“岂不”用得恰到好处,既有疑问之意,又带着无限感慨。

接下来"班班鸤鸠,谷谷晨号"则是通过描写鸟鸣声响起,生动地展现了早晨山林中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班班”、“谷谷”都是拟声词,用以模仿鸟鸣之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一句中,“天乎”用得极富有情感,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未雨”,则是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预感到之担忧。

最后"谁为山川,不如羽毛"一句,则是诗人通过对比山川和羽毛,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与人类渺小无常命运的深刻感悟。这里“谁为”用得含蓄,既有疑问之意,又寓含了诗人的自我反思。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描绘山川云雾、鸟鸣声响等自然景象和生态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哀伤情感,展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