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拱卫貌愈恭,旦夕焚修喧鼓钟
出处:《重修资福禅寺因系以诗》
明 · 陈琏
宝安资福称禅宗,肇基廨宇地位崇。
灵源杰阁淩苍穹,开山建阁祖堂翁。
辟支佛光犹白虹,柏树荣悴昭神通。
纪述幸遇东坡公,阁历世远一旦空。
断础残碑苔藓重,全公住持愿力洪。
忽尔思踵前人踪,经之营之材力隆。
建造完美成其功,佛像灿灿黄金容。
诸神拱卫貌愈恭,旦夕焚修喧鼓钟。
勖尔居者无怠庸,期守象教扬宗风。
丰碑贞石新磨砻,垂休纪绩应无穷。
灵源杰阁淩苍穹,开山建阁祖堂翁。
辟支佛光犹白虹,柏树荣悴昭神通。
纪述幸遇东坡公,阁历世远一旦空。
断础残碑苔藓重,全公住持愿力洪。
忽尔思踵前人踪,经之营之材力隆。
建造完美成其功,佛像灿灿黄金容。
诸神拱卫貌愈恭,旦夕焚修喧鼓钟。
勖尔居者无怠庸,期守象教扬宗风。
丰碑贞石新磨砻,垂休纪绩应无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修资福禅寺的过程与意义,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陈琏以“宝安资福称禅宗”开篇,点明了资福禅寺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肇基廨宇地位崇”,强调了寺庙的起源及其在宗教体系中的崇高地位。
“灵源杰阁淩苍穹”一句,通过“灵源”和“杰阁”展现了寺庙的神圣与壮观,而“淩苍穹”则进一步强调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接着,“开山建阁祖堂翁”提到了寺庙的创始人,以及他所建立的宏伟殿堂。
“辟支佛光犹白虹,柏树荣悴昭神通”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佛法的光辉与寺庙的影响力,同时“柏树荣悴昭神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纪述幸遇东坡公,阁历世远一旦空”提到了宋代文学巨匠苏轼与资福禅寺的关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并暗示了寺庙经历的沧桑变化。
“断础残碑苔藓重,全公住持愿力洪”描述了寺庙在历经岁月洗礼后,仍保留着历史的痕迹,体现了住持全公宏大的愿望与决心。
“忽尔思踵前人踪,经之营之材力隆”表达了诗人对前人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憧憬,以及自己为寺庙重修所付出的努力。
“建造完美成其功,佛像灿灿黄金容”赞美了寺庙重建后的辉煌景象,金碧辉煌的佛像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
“诸神拱卫貌愈恭,旦夕焚修喧鼓钟”描绘了寺庙日常的庄严与肃穆,香火不断,钟声悠扬。
最后,“勖尔居者无怠庸,期守象教扬宗风”是对居住在寺庙中的人们的勉励,希望他们能坚守佛教教义,弘扬宗风。
“丰碑贞石新磨砻,垂休纪绩应无穷”以丰碑和贞石作为结束,象征着寺庙的历史贡献将被永远铭记,其影响将无穷无尽。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资福禅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蕴含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