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舆百里一回首,九天尚爇香炉烟
势尊蓄厚合茫混,神秘未许穷雕镌。
我来冲雨青冥上,攀援栈道空茫然。
行行众山陷无底,雄纛始见中峰悬。
昭明寺藏飞瀑杪,山门松枥知何年。
经台片席分宝志,千劫永度金刚禅。
乃公布金半寰宇,天人漏果真唐捐。
东峰三宿气森穆,梦魂还蹑西峰巅。
缒幽出奥转平旷,时见如火霜林妍。
莲花峰底壮坛宇,微惜混杂同市廛。
临济宗风久衰歇,岩栖支灶馀唐砖。
饱听僧堂一夜雨,空仰绝壁千重泉。
黑入太阴动鳞甲,何由致我神松前。
还辞清都入尘世,送客起伏千蜿蜒。
劳生九死肆游览,暂获已幸遑流连。
扶舆百里一回首,九天尚爇香炉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峰禅源寺的夜宿经历,以及因雨未能攀登绝顶的遗憾与归途中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佛教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佛教精神的感悟。
首句“云龙氤氲华盖天”,以云龙和华盖比喻天空的壮丽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宏伟的氛围。接着,“呼吸海气回星躔”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深邃,仿佛能听到大海的气息回荡在星辰之间。
“势尊蓄厚合茫混,神秘未许穷雕镌”两句,表达了自然界的伟大与不可穷尽的神秘,暗示了宇宙的浩瀚与复杂。
“我来冲雨青冥上,攀援栈道空茫然”则描述了作者在雨中攀登栈道的情景,虽然道路模糊,但依然充满探索的勇气和决心。
“昭明寺藏飞瀑杪,山门松枥知何年”通过昭明寺和古老的松树,展现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自然景观的壮观。
“东峰三宿气森穆,梦魂还蹑西峰巅”表达了作者在东峰停留三晚后,心灵得到了净化,梦境中似乎还踏上了西峰的顶端,象征着精神上的提升和超越。
“缒幽出奥转平旷,时见如火霜林妍”描绘了从幽暗深处走出,进入开阔之地,偶尔可见如火焰般的霜林,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多变与美丽。
“莲花峰底壮坛宇,微惜混杂同市廛”将莲花峰下的寺庙与世俗生活相比较,表达了对佛教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不同看法。
“临济宗风久衰歇,岩栖支灶馀唐砖”提到临济宗的衰落,以及岩洞中遗留的唐代砖瓦,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饱听僧堂一夜雨,空仰绝壁千重泉”通过听雨声和仰望千重泉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黑入太阴动鳞甲,何由致我神松前”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希望能接近神灵的愿望。
“还辞清都入尘世,送客起伏千蜿蜒”则是诗人离开清净之地,回归尘世,为客人送行,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怀念。
“劳生九死肆游览,暂获已幸遑流连”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短暂旅行的珍惜。
“扶舆百里一回首,九天尚爇香炉烟”最后两句,诗人回顾百里的旅程,九天之上仍能看到香炉的烟雾,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佛教精神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